专业律师咨询

专业律师 一问多答

意见更全面 信息更丰富

今日咨询动态

1955人

付费咨询

1756人

在线律师

3033人

在线咨询

在劳动仲裁中,通常不会支持误工费索赔。因为对于申请劳动仲裁期间的误工费索赔,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不过,劳动者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形,向仲裁机构提出误工费索赔。仲裁机构会对劳动者提出的误工费索赔进行审查。若经审查,仲裁机构认定该索赔合理,那么存在支持此项索赔的可能性;反之,若认为不合理,仲裁机构则会驳回该索赔请求。需要注意的是,职工若要索赔误工费,需自行提供相···...

法律团队已回复

下面为您介绍劳务费税率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等于劳务所得乘以(1减去20%),再乘以适用税率,最后减去速算扣除数。接下来说明劳务费的计算依据:其一,当劳务收入不足4000元时,可扣除800元费用。这种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减去800元。举例来说,如果劳务收入是3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3500 - 800 = 2700元。其二,若劳务收入超过4000元,需扣除20%的费用。此时,应纳税所得...

法律团队已回复

具备劳务派遣资格的主体通常为法人企业或者个人独资公司。个体并不具备开具此类发票的资质。一般而言,能够开具正规劳务费发票的公司,大多是当地的人力资源公司。这些公司只要依法持有营业执照,便拥有开具合理发票的资格。通常情况下,他们开具劳务派遣类发票时,适用的税点处于6%至8%的区间范围。...

法律团队已回复

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出其用工总量的10%。若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其用工总量的10%,那么就应当制定调整用工的方案。这一方案需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施行之日起的2年内,将被派遣劳动者数量降低至规定比例。也就是说,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施行前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尚未降至符合规定比例时,该用工单···...

法律团队已回复

此行为构成违法。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属于法律所界定的用人单位范畴,其必须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尽的各项义务。具体而言,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除了要明确法律规定必须载明的事项之外,还得详细写明被派遣劳动者所对应的用工单位、派遣的具体期限以及工作岗位等相关情况。这是为了让劳动者清楚知晓自己的工作安排和权益范围,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

法律团队已回复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和相关规定里,并未针对劳务派遣工转正事宜作出任何明确规定。通常而言,转正是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的。而劳务派遣工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并非劳动合同,所以从规定层面来讲,劳务派遣工不存在转正这一情况。不过,要是劳务派遣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表现出色,用人单位有权决定将其转正。一旦转正,用人单位会与该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不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法律团队已回复

能够签订相关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需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期限在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要按月给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当被派遣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时间段,劳务派遣单位得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向其支付报酬。这是为了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也能有基本的生活收入,确保其权益不受损害。...

法律团队已回复

当劳务派遣员工遭到辞退时,支付赔偿金的责任主体为劳务派遣单位。和普通劳动者相同,若劳务派遣员工并无过错却被用人单位辞退,用人单位需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要是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来处理。这里解释一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情况下,劳动者有要···...

法律团队已回复

劳务合同能否随时终止,关键在于合同里有无相关约定。下面为您介绍可以解除劳务合同的几种情形:其一,当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达成时,合同关系可解除。也就是说,双方在签订劳务合同时,预先设定了某些条件,一旦这些条件成就,合同就可以终止。其二,若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要解除合同,那么合同关系也能解除。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其三,当遭遇不可抗力的自···...

法律团队已回复

在劳务分包的情形下,若出现工伤事故,工伤保险责任由具备法定资质的承包单位承担。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当拥有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背法律法规要求,把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时,如果该组织或者个人所招用的劳动者,在从事承包业务过程中因工受伤或者死亡,那么就应当由这个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来承担原本用人单位依法需要承担的工伤保···...

法律团队已回复